CSS中的伪元素是指使用:before和 :after这两个CSS伪元素属性所创建的元素。这些元素不需要在HTML结构中就可以被CSS样式所调用,因此成为了CSS样式设计中的重要元素。
CSS中的伪元素是指使用:before
和 :after
这两个CSS伪元素属性所创建的元素。这些元素不需要在HTML结构中就可以被CSS样式所调用,因此成为了CSS样式设计中的重要元素。
:before
伪元素的使用
:before
伪元素的正式名称是“假像素”,其可以让开发者在目标元素之前插入文本和内容,使得目标元素的呈现看起来更加清晰美观。
.content:before {
content: 'Before element';
font-size: 16px;
font-weight: bold;
color: #009688;
}
上述代码使用:before
伪元素在目标元素显示之前插入了文本“Before element”,并且设置了该文本的字体大小、加粗和颜色等CSS属性,这样就能实现一个相对于原有元素位置上的“追加文字效果”。
:after
伪元素的使用
同样的,:after
伪元素的正式名称是“假像素”,和:before
一样,:after
也可以在目标元素之后插入文本和内容,但是最主要的功能是用于实现清理浮动。 因为前面演示:before
时我们已经演示了文本插入的功能,下面是演示使用:after
清除浮动:
<div class="container">
<div class="left">Left Content</div>
<div class="right">Right Content</div>
<div class="clearfix"></div>
</div>
.left {
width: 50%;
float: left;
background-color: #ddd;
}
.right {
width: 50%;
float: right;
background-color: #eee;
}
.clearfix:after {
content: "";
display: block;
clear: both;
}
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有两个浮动元素.left
和.right
,他们都设置了浮动属性,但是块级父元素div.container
的高度没有自适应地调整(也就是失去了清晰地“缩放”),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清除浮动。伪元素:after
帮助我们在目标元素最后插入了一个空白元素,然后给该元素添加了CSS的display:block
(块级元素)和clear:both
(清除浮动)属性,以完成清除浮动的效果。
这里介绍的只是:before
和:after
伪元素的基本应用,实际上还有很多种:before
和:after
伪元素组合应用,比如创建三角形、实现“loading”等,需要开发者自行探索和设计。
本文标题为:CSS中的伪元素简介


基础教程推荐
- 浅谈Vue页面级缓存解决方案feb-alive (下) 2024-03-09
- JQuery处理json与ajax返回JSON实例代码 2024-01-07
- vue swiper动态添加轮播图 2023-10-08
- JS中Attr的用法详解 2023-12-01
- 基于vue手写仿钉钉 滑动日历 2023-10-08
- javascript 特性检测并非浏览器检测 2024-01-07
- CSS Float布局过程与老生常谈的三栏布局 2024-01-24
- vue项目中解决 IOS + H5 滑动边界橡皮筋弹性效果(解决思路) 2024-02-04
- ajax实现简单实时验证功能 2023-02-14
- vue-cli脚手架安装 2023-10-08